進入
水性涂料時代,往往會被分成支持和反對的兩派立場,彼此都會執著于各自的觀點。孰是孰非今日暫不討論,我們可以從工業領域做一個切入,看看它有哪些難點,也借此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水性涂料通常由水性樹脂、顏填料、助劑、水(溶劑)組成,然而部分水性涂料中還可能因為樹脂合成時的帶入或出于配方設計的需要,而含有部分的有機溶劑。水性涂料具有其自身的優缺點,下面主要從涂層自身的難點和施工難點兩部分進行綜合解析。
涂層難點
水性底漆
a、現場施工性,流掛、閃銹等;
b、漆膜性能 ;
c、與原子灰的配套性。
原子灰 (膩子)
原子灰與復合涂層的配套性,配套不合理會影響漆膜性能,如耐候性,耐水性等。
水性中涂
a、現場施工性,流掛、較限起泡等;
b、中涂與膩子的配套性及對膩子的遮蓋性;原子灰的干性對水性涂料配套性有較大的影響,原子灰固化或是干燥不完全,經常出現水性漆失光,以及溶脹原子灰的問題,漆膜表面出現明顯的“疤痕”;
c、中涂打磨性,打磨后漆膜外觀及平整度。
水性面漆
a、現場施工性,流掛、較限起泡等;
b、與膩子的配套性及對膩子的遮蓋性;
c、漆膜外觀,光澤度、鮮映性、豐滿度;
d、漆膜的可修補性,如打磨性、耐蠟拋光等,以及后期用水性漆或者溶劑型修補漆,水性漆修補往往會出現干性慢,修補周期長的問題,同時容易出現修補文職邊緣色差的出現;如用溶劑型修補,可能會出現修補位置溶脹的問題,這就要求水性漆的耐溶劑型要較好。
施工“改變”
1、用清水稀釋時,應注意水的PH值,防止水呈酸性,加入后影響漆液的穩定性,偏酸性的水加入漆中后,會出現不相容,浮出清液的現象。應以PH調整劑進行調節,兌稀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2、未開封的產品應在5-35℃環境中儲存,避免高溫或0℃以下儲存。用剩的漆應單獨存放,應及時用蓋將漆密封蓋嚴,再用時維護PH值為7.5-8.5。
3、自干漆施工時,溫度低于5℃或濕度高于75%,應采取適當加溫措施或延長其干燥時間,增加通風量促使其干燥。
4、涂裝后的漆膜烘干時,應控制噴涂室、流平室的溫度15-30℃、濕度30-75%,溫濕度高低都對漆膜的表面效果,噴涂性,漆膜的干燥性有影響。
5、在工件噴涂與漆膜未完全干燥時,底材溫度必須高于露點溫度,以此避免水分的冷凝,防止漆膜回軟。
6、漆的實際涂布率,取決于應用的方法、方式、底材的形狀以及表面的特性(粗糙、平整)。
7、漆在使用過程中,防止污染,而影響涂裝的表面效果,涂裝的環境應保持清潔,如應控制環境的灰塵量,否則涂裝好的漆膜在未表干時,落上灰塵,影響表面效果。
8、噴涂操作時,注意氣泵與氣泵壓力是否正常,供氣量是否可滿足正常噴涂需要,氣泵中是否含水、含油。氣泵小,供氣壓力低,供氣量不足出現噴漆霧化效果差,噴涂幅面小,噴涂效率低;空氣中含水,噴涂漆膜易出現小的氣泡,空氣中含油,漆膜易出現縮孔。這些膜面缺陷會影響漆的正常使用。
9、施工時,嚴禁與其它的涂料及有機溶劑混合以防變質,施工結束,所用器具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以防干固。
10、室外噴涂施工時,風速大于三級,噴涂時漆霧到處散落,而不易噴到工件表面,使涂裝效率變低,不宜施工。
11、對于浸涂來說,根據不同工件形狀,不同工件上漆厚度,調制不同粘度。